意大利罗马时间10月10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成立80周年庆典核心活动——“从良种到美食”首届全球展览会在罗马隆重启幕。
作为FAO全球合作伙伴(GSP)及中国化肥行业唯一受邀企业,金正大集团携自主研发的生物基包膜缓控释肥技术亮相,向全球展示中国农业科技的创新成果,获FAO总干事屈冬玉、莱索托国王莱齐耶三世等多位国际政要高度关注,为中国农业技术“出海”再添一张闪亮名片。
行业唯一参展:
中国生物基缓控释肥技术成为展会焦点
本届FAO全球展览会以纪念组织成立80周年为契机,聚焦全球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集中展示农业全产业链创新技术与产品,吸引130余国数百家展商参与。
作为中国化肥行业“独一份”的代表,金正大展区以“生物基包膜缓控释肥”为核心,重点呈现了3次斩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缓控释肥产品,覆盖玉米、水稻、小麦等主要经济作物的提质增效解决方案。
“我们不仅带来产品,更希望向全球共享这项突破‘卡脖子’的技术。”金正大集团总裁万鹏在现场介绍,生物基包膜缓控释肥通过可降解生物基材料实现精准控释,较传统化肥减少30%以上用量,却能提升15%至20%单产,兼具环保与经济效益,是保障粮食安全的“绿色利器”。
中国生物基缓控释肥技术被展会列为重点推介农业技术之一,成为各国嘉宾驻足交流的“科技打卡点”。
元首政要点赞:
中国技术助力全球农业升级
展会期间,金正大展台迎来多场“高规格对话”。
FAO总干事屈冬玉深入了解技术“出海”进展后表示:中国在缓控释肥领域的创新,为发展中国家农业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莱索托国王莱齐耶三世则关切询问技术在当地马铃薯种植的试验效果,当得知已建成1000公顷示范田并初见成效时,他频频点头:“期待这项技术帮助更多小农户增产增收。”
意大利农业部长弗朗切斯科·洛洛布里吉达更直接评价:“金正大的实践证明,农业科技无国界,中国的贡献让全球农业更可持续。”
从技术输出到生态共建:
金正大“出海”迈出坚实步伐
国际认可的背后,是金正大多年全球化布局的积淀。
据万鹏透露,今年以来,金正大已形成“技术研发—本地化生产—服务网络”全链条出海模式:在荷兰建成首个以中国技术为主导的海外缓控释肥工厂,标志着中国技术正式进军欧洲市场;与印尼农业科技公司AgriAKU签署协议,通过建示范田、开展农户培训及农化服务,深度开拓东南亚市场;联合莱索托推进“一国一品”项目,针对性解决当地马铃薯种植难题。
“这些成果不仅是商业突破,更是中国农业技术国际话语权提升的缩影。”万鹏表示,金正大将持续深化三大战略:一是加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技术输出与产品销售;二是联合国际机构共建科研培训中心,培养本土化农业人才;三是加强产学研协同,加大绿色技术研发,为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中国动能。
从罗马展会上的技术共享,到全球田间地头的落地生根,金正大正以生物基缓控释肥为“桥”,让中国农业科技从“跟跑者”变为“引领者”。正如展会现场一位非洲农业官员所言:“中国不仅送来了产品,更带来了可持续发展的方案,这对全球粮食安全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