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成绩公布,临沂市各大眼科医院迎来近视手术高峰期,众多考生为“摘镜”梦争分夺秒矫正视力,掀起了一股“后高考”经济热浪。有医院预估,配眼镜的学生数量将比平时增长110%左右;此外,做近视眼手术的学生数量也增长50%,比去年同期增长12%。为服务广大近视学子,广大医院还为高考考生推出不同程度的优惠活动,而各大眼科医生从早上七点半就提前到岗,一天做近百台手术,加班加点成为近期工作常态。
家长提前了解手术方案
每天都是手术日
在山东省鲁南眼科屈光手术中心候诊区内,年轻的面孔络绎不绝。他们褪去备考的紧张,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从小就想当警察,但近视成了最大障碍。”刚满18岁的小王右眼425度、左眼375度,高考一结束便在家人的陪伴下到院咨询。像他这样的考生不在少数——军警类院校普遍要求裸眼视力达4.8以上,近视手术成为通关“刚需”。
“孩子的眼睛不能马虎。”小王母亲坦言,全家在孩子高考前就咨询了多家医院,最终还是选择了鲁南眼科医院。同时,在调研了多种手术方案,前来咨询。对此,该院屈光专科主任高文婷表示理解:“每天接诊的家长中,90%都会详细咨询手术原理和医生资质。”
据悉,从高考结束后,该院就已经陆续有考生过来咨询,高考成绩出来后,就正式进入高峰期。为此,医院特地 每天都安排了手术,此外还开启夜间门诊模式,助力考生“摘镜”。
手术的高效、便捷成为不少考生选择摘镜的主要原。不过专家也明确:微创毕竟也是手术,前期准备和术后预期都应该抱以科学、谨慎的态度。术前隐形眼镜(软性)需要停戴一周,硬性(RGP)停戴三周,OK镜需要停戴1-2个月,经过全面检查选择最合适的术式。术后每个人恢复速度不一,有的人次日就恢复良好视力,有的人需要隔1-2周,存在个体差异,基于此,如真的有报考体测等刚性需求者,还应留好充足时间。
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做手术
切勿追求低廉的价格
临床上,被专家“劝退”的患者也不在少数。
高文婷在门诊上发现,有的家长太着急,孩子还未成年、度数还没稳定就想早早摘镜。一般,她建议最好满18周岁、度数相对稳定,特殊情况需要和医生充分沟通。还有的患者指定的术式不合适,例如,高度近视需要采用“ICL晶体植入术”来完成,但入伍条件中对视力的要求仅包括“可实施激光手术”,“ICL晶体植入术”不纳入其中。
“如果患者恰好是高度近视,盲目选择不匹配术式,非但术后效果不好,安全性也有问题。这时我们会与孩子和家长沟通,不要过度关注短期利益,还应做长远打算,选择最安全合适的术式。”高文婷表示,除此之外,也有的孩子来检查后才发现此前并不知晓的眼疾,例如视网膜裂孔、脱离等,这类患者需要先行治疗后再“摘镜”。
就在今年5月,鲁南眼科医院率先引进新一代机器人全飞秒VISUMAX 800及ARTEVO 800 双导航数字3D显微镜,新一代机器人全飞秒 VISUMAX 800在扫描速度、智能定位、机器人设计等方面的技术突破与临床优势属于高端设备。手术过程舒适流畅,术后视觉质量恢复超乎预期……是使用者在见证了前沿技术后,带来的切身感受。
采访最后,眼科专家提醒广大考生,近视手术虽技术成熟,但也需要到正规专业的医院进行,不要盲目追求价格的低廉。建议预留至少1.5天时间完成术前检查、方案制定、手术及复查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