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国庆假期第五天,阴雨绵绵的小雨也未能阻挡广大游客出行的脚步。全市152 家 A 级景区有150家正常开放,由于6日是中秋节,景区人流趋于平缓。尽管天气不佳,但旅游市场依然保持活力,呈现出从传统景区观光向乡村休闲和“文旅+”深度融合转变的显著特点,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成为了旅游消费的催化剂,促使“旅行过节”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乡村休闲游持续火热,
注重“慢生活”体验
乡村休闲人气依然旺盛,很多外地游客选择留在景区过节。而景区通过场景化的表达方式,为游客提供独特的乡村体验。在竹泉村,晒秋景观、空中步道、秋千蹦床、滑梯水车,让很多亲子家庭乐不思蜀,解锁欢乐时光。“今年国庆假期比较长,我们在这里预定了民宿。”来自河北邯郸市的张先生今年带着孩子和父母,一家五口人自驾来到临沂市沂南县竹泉村景区游玩,他说,往年都是在家过节,今年和家人在一起,就选择留在当地过中秋,也算是一种难忘的旅行体验。
而在卧虎山开展“非遗演艺丰收节”活动,“龟兔赛跑”“捉鸡”“摸鱼”等趣味体验吸引游客接踵而至,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册山首届稻香蛙鸣美食音乐季活动以稻田为幕布、蛙鸣为伴奏,让游客在稻香中品味质朴与浪漫;崮下湖畔片区南黄乡村民谣音乐会、中秋鱼灯巡游、崮安非遗集市等活动激情开展,湖畔书咖、一湖三崮、西团坪村“赛里木湖”秘境成为游客打卡地……各地游客在休闲旅行的同时,更注重体验“慢节奏”的生活方式……游客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而是更注重沉浸式的“慢节奏”生活方式体验。
“文旅+”融合成为新潮流,
打造现象级场景
此外,全市“文旅+”融合展现魅力。各大景区通过融合科技、潮流、疗愈、展会等多元要素,提升游客体验和社交分享价值。如醉东风·乡村艺栈将机器人机器狗表演、稻田艺术展、国潮朋克集等潮流元素激烈碰撞,创造出赛博朋克美学实验场;龙园第二届动漫嘉年华、神奇科学秀、国粹国风潮、恐龙主题演出,极大提升游客游玩乐趣和社交分享价值;马泉养心谷将“马文化+禅修+疗愈”深度融合,推出森林盲盒寻宝、“马到成功”互动、“晨钟暮鼓”慢生活仪式、“西游”主题演出,接待中高端客群 2000 余人次;沂第三十四届远通车展汇聚60 余品牌,融合 VR 游戏、市集美食及非遗展演,打造“展会+购车+文化”多重盛宴。
从观光到沉浸体验,游客的需求从“看景”升级为“入景”,更看重参与性、互动性和场景化的独特体验。乡村游也不再是简单的农家乐,而是与非遗、音乐、美食、亲子娱乐、康养疗愈等深度结合,业态愈发丰富;文化、旅游与科技、动漫、会展、康养等产业的边界被打破,通过跨界融合创造出新的消费增长点和吸引力。
这个国庆假期,临沂市的旅游市场展现了强大的韧性和创新活力,其核心驱动力在于精准把握消费者对高品质、差异化、沉浸式休闲体验的需求。